正义网北京1月14日电(见习记者郭璐璐)近日,由tyc1286太阳成集团主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中国建设”新年论坛在京召开。tyc1286太阳成集团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马怀德教授在会上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极富原创性的重大理论成果,关系到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保障体系、法治监督体系以及党内法规体系建设。而在五个子体系中,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尤为关键。
“要构建一个系统性、整体性较强的法律规范体系,使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马怀德坦言,当前,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还有一些亟待提升和完善的地方,建议加快重要领域支撑性法律的制定,加快条件成熟领域的法典编纂。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包括两部分,一是指法律实施的主体,即法治政府建设,二是指公正司法,即司法机关如何实施法律。马怀德说,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工程和重点任务,要率先突破,促进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
法治保障体系涉及人的保障、经费的保障、机构的保障、物力的保障等多方面。“重点是人的保障。”马怀德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要有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而德才兼备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来源于高素质的法治人才。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法治人才培养的规格,加大涉外法治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原最高人民法院二级大法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解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系。江必新表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目标指向是建设法治中国,其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同时描绘了法治中国的基本形态,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法治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以及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可以说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体和核心内容都是围绕法治中国建设而展开的。”江必新总结说。
原最高人民法院二级大法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案例法治的思想进行解读。他说,案例具有法律规则作用,是国家法律规范的基础;案例对公众具有重要的指引和示范作用,对司法人员和司法执法办案具有指引作用;案例具有法治教育作用,要把裁判文书当作法治教育的重要教材。案例是法治从理想到现实的“临门一脚”和最后一个环节。
胡云腾强调说,要高度重视纠正和防范冤假错案,建立健全冤假错案及时纠正和防范机制,不让正义缺席。任何一个冤假错案都是公正司法的伤疤。
如何理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胡云腾认为要着重把握四点:一是公平正义实现的整体性、广泛性、全面性;二是公平正义评价主体的广泛性,评价主体不仅仅是案件的当事人,而且包括广泛的群体;三是对公平正义评价的多元性,不是纯粹的理性评价,同时包括人民群众的感受;四是公平正义的程序与实体的统一性,无论是败诉方或胜诉方都能从程序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据悉,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有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代表以及公检法干警等共计260余人线上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