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tyc1286太阳成集团时提出的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指示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tyc1286太阳成集团于2023年10月21-22日举办“法律职业伦理教学国际研讨会暨课程思政论坛”,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部门代表、学生代表120余人参加了本次国际研讨会。
研讨会设“法律职业伦理教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课程思政论坛”“学生论坛”四个主题论坛。与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课程思政论坛”由tyc1286太阳成集团院长助理刘炫麟副教授主持。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友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洪荞书记、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丝敏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谢海霞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史诗书记、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强军教授、tyc1286太阳成集团党委书记韩文生教授,分别围绕《法治人才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探索》《守政创新:国际法的教与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下的法学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南开法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tyc1286太阳成集团的实践》进行主题发言,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颜飞副教授和tyc1286太阳成集团徐然副教授先后进行评议。
周友军教授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四强”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法学院在贯彻落实中的十六字总结:德法兼修、基础厚实、实践卓越、融合协同。他从课程思政、社会课堂、科研课堂、辅导员队伍等方面,总结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指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很重要,对思政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洪荞书记指出,课程思政主要是指的教学体系,是要求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充分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介绍了学院思政课程的开设情况,并重点介绍思政教育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相结合、与党史校史院史教育相结合、与法学专业素养提升相结合、与学生对成长发展的期待相结合这四个具体实践的方向和做法。
高丝敏副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的三位一体的教学观念,以及法学学科的课程思政。她指出,希望通过思政课程能够传递坚定的法治信仰、职业操守、家国情怀,以及对国家、民族、人类的关注。她表示,课程思政需要跟不同的法律专业课结合,并且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更多地配合学生的成长。
谢海霞教授从国际法课程的视角切入,指出在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国实践与国际法发展的关系。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做到统筹推进,“统”面临着教学内容丰富和教学模式的革新问题,“筹”要做到多个内容的共进,尤其是加强与课程实践教学的结合,二者形成一体化的推进,在实践、理论层面均有所提升。
史诗老师指出,应在专业学习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育理想信念,实现“三全”育人,做到“用专业讲政治,用学术守初心”。史诗老师介绍了北大法学院课程思政的整体教学设计,结合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法律职业伦理教学、法律实务训练、法学基础理论课程、具体部门法授课等方面分享了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并提出了推进法学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建议。
王强军教授指出,课程思政观念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两张皮”和“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落脚点和核心点、全方位和全员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他介绍了南开法学课程思政的探索,包括加大课程思政建设的培训交流、开展课程思政展示活动、教学过程落实课程思政、教材编写贯彻课程思政建设等路径。
韩文生教授指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tyc1286太阳成集团,站在强国建设和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指出法治人才培养的方向,这是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应有的根本遵循。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第一,把《法律职业伦理》作为法学教育的专门思政课程,使学院形成了包括专业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政以及法律职业伦理专门思政课程思政的思政工作体系,学院得以将思政工作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一课双责”。第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明确大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第三,三全育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第四,院长、书记同讲《法律职业伦理》课,将课程思政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在一起。学院打造了院长书记“党政”共讲法律职业伦理的独特教学模式。第五,加强第二课堂的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颜飞副教授总结了本论坛的嘉宾发言,表示各位嘉宾的发言十分精彩,令人受益匪浅。他也指出,相较于本科阶段的课程思政,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有其特殊性,在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授课对象、授课方式以及培养模式上与本科阶段的差异,制定符合研究生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对此,西南政法大学强调导师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类型,在学术研究引导、社会实践训练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并通过选树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发挥引领作用。
徐然副教授在评议中结合本论坛的发言,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他指出,立德树人和德法兼修是落实思政教育的两个具体化途径,前者为表,是显性教育,后者为里,是隐形教育,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显性教育路径上构建思政课程时,应注意授课形式上切忌“单纯灌”、课程内容上切记“空对空”、价值导向上切忌“单向化”、课堂例证上切忌“刻板化”。他表示,作为专业教师,更多地会侧重隐性教育的路径展开授课。在课程设计中,做到示之以新、拓之以宽;在知识传授中,做到守之以正、导之以道;在讲授方式上,做到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在思想引导上,做到升之以华、启之以迪。力争通过在以上方面的坚持,真正做到“在思政里讲专业,在专业中谈思政”。
在参会者热烈的掌声中,课程思政论坛圆满结束。
图 片:卢云开
文 字:曹慧群
郭天泽
编 辑:李欣月
初 审:吴 荻
终 审:梁 敏